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四十六讲冷nuan人生(1/4)

本站新(短)域名:ddshuwu.com

第四十六讲 冷暖人生

画外音:张昭和陆逊是孙权的两位重臣,张昭以托孤之重辅佐孙权,帮助孙权坐稳江山。陆逊是上游统帅的后起之秀,为孙权立下了盖世之功。然而这两个人的晚景却十分凄凉,张昭被冷落,陆逊被bi1死,那么孙昭为什么被冷落?又是谁bi1死了陆逊呢?请敬关注易中天品三国之《冷暖人生》。

公元200年,孙策猝死,十八岁的孙权接guan了父兄的基业,但此时孙权面临的情况是外有qiang敌曹cao2的威胁,内有江东士族不肯臣服的忧患,孙权接手的政权是一个tang手的山芋,前景并不乐观。然而就在孙权惊魂未定,一筹莫展之时,孙策的旧臣张昭犹如擎天ju柱为他撑起即将塌陷的天空,张昭鼎立支持孙权,心甘情愿地拥dai和辅佐孙权,帮助他建立威望,稳定民心士气,挽狂澜于既倒,扶大厦于之将倾,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大功臣,在孙权称王之后,却倍受孙权的冷落,这是为什么呢?孙权与张昭有什么矛盾吗?夏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坐客百家讲坛,为您jing1彩品三国之《冷暖人生》。

我们上一集讲了孙权是很会用人的,由于孙权会用人,所以孙权的阵营可谓是人才济济,可惜的是他们命运不佳。怎么不佳呢?有些人寿命不长,周瑜36岁,鲁肃46岁,吕蒙42岁,活得长的是张昭81岁,还有陆逊61岁。但是张昭和陆逊的命运也不怎么好,张昭受到冷落,陆逊被bi1死,这又是怎么回事呢?我们先说张昭。张昭是什么人,我也不用多说了,大家已经很熟悉了,他是孙权的大功臣,孙权接班的时候如果不是张昭率群僚立而辅之,孙权的位置就坐不稳,如果不是张昭帮助孙权打理一切,孙权的事情就搞不掂。你想孙权接班的时候张昭干了些什么事?

上奏朝廷、下令郡县,安排官员们各就各位,这些事情都是张昭帮他打理的,打理这些事情张昭就已经很象一个宰相了。所以当孙权决定立丞相的时候,所有的人都认为是张昭啊,当然是张昭当丞相啊,孙权设丞相是什么时候呢?应该是在他当吴王之后,当皇帝之前就开始设丞相了,事情在黄武年间,这个时候大家都认为理所当然就是张昭吗,结果孙权没有任命张昭,孙权任命了一个孙邵的人,孙权解释说:如今是个多事之秋,丞相这个工作那任务是很重的,张公年纪大了嘛,怎么忍心让他担任这么重的职务呢,这不是优待他啊,那么孙邵当了几年丞相以后就去世了,又要选丞相大家又说张昭,孙权又不同意,任命顾雍为丞相,从此张昭就永远失去了当丞相的可能,那么在孙权称帝以后,张昭就写了个报告说老臣shenti不好,我所有的职务和权力都jiaochu去,退休了,申请退休。孙权说退是退,不要休啊,或者休是休,不要退吧,又给了张昭一些荣誉的职务,但是基本上不来上朝了,张昭没有办法,他本来是经天纬地的,要大干一番事业的,没有办法只好回家著书立说,那么孙权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张昭当丞相呢?

四zhong说法:第一zhong,孙权薄情,就是孙权这个人一方面重情,另一方面他薄情,忘恩负义,比方说他对孙策就忘恩负义,他这个权力谁给他的,孙策jiao给他的,但是他当皇帝以后,他没有追封孙策为皇帝啊,他追封了孙jian为皇帝,孙策封了个王“长沙桓王”孙策的那些孩子都封侯,他自己的儿子刚生下了的哇哇叫他就封王了,孙策的儿子他只封侯,所以有人说他忘恩负义,另外我们再看周瑜、鲁肃、吕蒙他们的后代怎么样,不怎么样,优待一下就没有了,往往后面都没有下文了,三个家族也没有成为江东的大族啊,所以有人说他不用张昭是薄情,但是这个说法有点问题,就是一般说薄情是人一走茶就凉,张昭人还没走呢,茶怎么就凉了,所以这个不大说得过去。

第二zhong说法叫zuo记恨,孙权记恨张昭,为什么记恨张昭?因为赤bi之战的时候张昭是主张投降的啊,而且我们也讲过这个事故啊,孙权称帝的时候,讲这都是周公瑾的功劳啊,张昭也站起来准备发表一番歌功颂德的言论,孙权把他止住说张公你就算了啊,联当年要是听了你的话,现在已经讨饭去了,记恨他,而且逻辑上也讲得通嘛,对不对,联如果投降了曹cao2,有皇帝当吗?没有皇帝当,联当不上皇帝你能成丞相吗?也当不上对不对,既然你原本就是当不上丞相的,这回也不要当嘛,但是这zhong事情你一次就够了啊,你要羞辱他一下或者报复一下一次就够了,有人说其实这个不是记恨,是个立场问题说孙权怀疑张昭立场不jian定,其实这个也不必,因为赤bi之战以后,曹cao2曾经给孙权写了一封信讲条件,说如果你把张昭和刘备杀了如何如何,如果你舍不得杀张

本章尚未读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